村级振兴乡村方案范文3篇

时间:2023-04-02 09:40:05 来源:网友投稿

村级振兴乡村方案范文3篇村级振兴乡村方案范文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方案 1 目录 基本情况 主要特色 目标定位 建设内容 实施保障 2 1基本情况 1.1政策背景 1. 发展趋势 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级振兴乡村方案范文3篇,供大家参考。

村级振兴乡村方案范文3篇

篇一:村级振兴乡村方案范文

振兴示范村建设方案

 1

 目 录

 基本情况

 主要特色

 目标定位

 建设内容

  实施保障

 2

 1 基本情况

 1.1 政策背景

 1.

  发展趋势

 1.

  村庄概况

 1

  相关规划

 1.

 小结

 3

 1.1政策背景

 国家层面

 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进行部署。并发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市区层面

 上海市:相继发布了《上海市乡村振兴实施方案 (2018-2022年)》即打造“三园工程”(美丽家园 “、”„色田园“、”幸福乐园)、实施六大行动计划、 落实三大保障机制。

 青浦区:持续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 织振兴,努力打造长三角乡村振兴先行区

 镇层面

 坚持城乡一体、水乡辉映、产乡融合、乡愁凸显、 乡里和睦,全面打造有文化底蕴、有乡愁气息、有群 众基础、有产业特色、有设施配套的实力魅力活力交 相辉映、宜商宜居宜业相互促进的产城融合特色乡村。

 4

 1.2 发展趋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赵巷城乡发展必然趋势

 因独特的地理位置,赵巷经过多年的城乡建设与发展已形成 “新城+镇区+特定功能区+行政村”的发展体系。镇域范围内城 镇发展空间和乡村郊野空间所占比例基本相同,开发边界内可开 发空间较少,乡村发展将与城镇发展齐头并进。独特的发展结构 使得规划保留乡村与城镇在空间上联系更为紧密,有利于打造城

 乡融合的全域乡村振兴典范。

 同时中步村、和睦村已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方夏村、 崧泽村成为区级美丽乡村试点,全镇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正逢其 时。

 5

 1.2 发展趋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赵巷产业提升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赵巷镇以商贸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快 速发展,集聚了漕河泾、奥特莱斯、米格天地、吉盛伟 邦国际家具村、熊猫豪车汇等多个优质项目;同时,市 西软件园核心区和网易项目的规划建设将为赵巷镇的经 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网 易 市西 软件 园 赵巷镇的城镇产业将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商贸服 务业、文化创意等产业为主,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有很

 强的关联性;而且相关产业对于产业空间的载体已由城 镇地区转向聚焦具有良好生态人文环境的乡村郊野地区, 赵巷镇依托城镇产业优势,将城镇产业链延伸至郊野地 区,打造高度融合的城乡产业集群;同时配套完善的乡 村服务设施,满足相关产业人员对于优美乡村生活的需 求。

 大量的产业有利于既促进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乡村 同时为赵巷产业提供大量的休闲及配套的支撑 6

 1.2 发展趋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赵巷打造文化品牌的重要路径

 赵巷镇有着6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境内有崧泽遗址、刘夏 遗址、千步村遗址、小东圩天主堂、孔巷桥等多处历史文化遗迹。

 当前,赵巷镇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未能得到较好的利 用。面向新一轮发展,赵巷镇应充分发挥区域文化底蕴优势,融 入“上海之源”古文化走廊的打造中,统筹全域郊野风貌特色; 以历史文化遗存展示为目的,在郊野区域积极引入高品质的文化 休闲项目,打造赵巷的文化品牌。

 7

 1.3 村庄概况

 规划范围

 和睦村位于赵巷镇东部。南至沪青平公路,东与徐泾镇隔河 相望,北靠沈家浜,西邻奥特莱斯品牌服饰广场及吉盛伟邦家具 村。总面积为3.3平方公里。

 根据上位规划及郊野单元,此次规划范围按3.23平方公里进

 行研究。

 3.23平方公里 区位 3.3平方公里 3.23平方公里 行政边界范围 单元边界范围 8

 1.3 村庄概况

 社会经济

 2018年来沪人口占比

 2018年人口结构占比

 人口情况:来沪人口占比较大,老人及儿童占比较大。有12个村 0%

 0%

 29%

 民小组,总户数549户,实有人口5267人,其中户籍人口1523 人,来沪人员3744人。现状老年人口数据:60岁以上老人共 774人; 14岁以下的302人。

 29%

 51%

 71%

 20%

 户籍人口

 来沪人口

 老人

 儿童

 成人

 党建情况:离退休党员占比较大,和睦村党总支下属党支部2 个,现有党员87名,其中在职党员37名,离退休党员50名。

 经济情况:

 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占比情况 2018年集体总收入为:549.18万。财政补助收入125.4 万、税收引资收入22万、以奖代拨收入15万,其它收入232.76 万 (主要为无违村创建奖励、利息收入等。)

 经营性收入125.75万 (主要 为:企业租赁收入58.6万、资金托管费67.15万)

 、其他收入18.97万。农 业收入为23.5万元。

 300 250 200 150 251.73 125.4 125.75 截止2018和睦村人均收入为3.8万。

 100 50 0 22 23.5 15 财政收入 税收引资 经营性收入 奖代拨收入 其它收入 农业收入 收入占比 9

 1.3 村庄概况

 现状用地

 用地占比情况

 现状总用地面积:322.58公顷, 11%0% 其中农用地180.86公倾,建设用 地为107.15公倾,未利用地为 33% 56% 34.57公倾。各用地中耕地及林

 地占比较大。

 农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地类

 耕地 园地 林地 面积(公顷)

 86.87 5.13 比重(%)

 26.93 1.59 15.36 1.01 8.18 2.99 56.06 7.28 6.16 7.20 6.49 3.47 0.32 49.55 3.26 26.39 9.66 180.86 23.5 19.86 23.23 20.93 11.19 1.04 农用地 坑塘水面 养殖水面 其他农用地 小计

 商服用地 城镇住宅用地 农村宅基地 工矿仓储用地 瞻仰景观休闲用地 公共基础设施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公共建筑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 水利设施用地 小计

 河湖水面 未利用土地 小计

 0.18 7.04 0.18 107.15 34.38 0.19 34.57 322.58 0.06 2.18 0.06 33.22 10.66 0.06 10.72 100.00 10 合计

 1.4 相关规划

 赵巷镇总体规划

 ——青浦区赵巷镇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

 *+,区级美丽乡村,以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农业旅 游为一体的-./0123456789:区;<=>?@AB

 C5DEFG

 规划用地,总面积为3.2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规模49.18公 顷,较现状减少57.97公顷 11

 1.4 乕乖丽举

 乁乂乃乄久乆乇么义乊之

 乌乌乍乎市乏乐乑乁乂乃乄久乆乇么乒乓之丽举么2017乌乌2035乔之

 定位:区级美丽乡村,以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农业旅游 为一体的一二三产创新融合的现代农业园区,兼具江南水乡特质的 自然村落。

 产业空间布局:以“现代都市+生态农业”为主丼,形成观光、体 验、研发、生产为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田园农业园。

 丽举丿乀:传统自然村为7.01公顷、保留居住为:19.39公顷,公 益用地1.34公顷、设施农用地0.77公顷 空间结构规划图 12

 1.4 相关规划

 和睦村现代农业综合体规划(简称)

 ——《青浦区赵巷镇和睦村美丽乡村现代农业综合体详细规划方案》

 定位:整个园区遵照“赵巷镇五一轴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 发展导向,整合农业科研培训、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 检测,国际农产品及食品的商贸与会展,文化、体育休闲旅 游等多方面资源优势,建成一二三产创新融合的现代农业六

 次产业的示范园区。

 13

 1.4 相关规划

 和睦村美丽乡村规划(简称)

 ——赵巷镇和睦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产业发展型的美丽乡村

 突出发展创新农业和都市休闲农业,同时引入符合村庄特点的农 业加工业,使项目区一二三产有效联动,提高村民收入。规划拟 在和睦村选择产业发展型的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

 14

 1.4 相关规划

 “乐稻乐道” 工程方案(简称)

 和睦村会所改造设计

 ——六甲和睦“乐稻乐道”田园景观工程方案设计

 改造为960 ㎡乤乥书乧乨乩乪乡乤乥乫乬乭乮乯、买乱乭乮乲乳乴 乵乶 乐稻、乐道为主丼 丽举丿稻乀为乁乂乃乄久乆乇么义乊之乌乍乎乏乆乇稻义乐乐乑 稻乀乒乓乔乃乕乖乗义乂乘乙乚道乛义乜九乞也习乡乢义乌乍 乣乑 15

 1.4 小结

 规划总结

 本次规划以一个导则、二个方案、四个规划为依据

 赵巷镇总体规划

 赵巷镇郊野单元

 产业定位:一二三产创新融合的 人居环境定位:江南水乡特质的 控制:各项指标控制 四个规划

 和睦村美丽乡村规划

 产业规划、基础设施、环境整治 和睦村现代农业综合体规划

 16

 2 主要特色

 2.1 村庄特色

 2.2 周边关系

 2.3 小结

 2.4 案例借鉴

 2.5 实施路径

 17

 2.1 村庄特色

 交通:交通优势明显,四通八达

 • 紧邻17号线地铁站

 • 两条过境交通穿过:盈港东路、沪青平公路

 • 主干道形成“二纵两横”的路网结构

 二纵:和睦路、17号线通道 崧泽大道

 徐泾北城站

 盈港东路

 两横:盈港东路、沪青平公路 嘉松中路站

 沪青平公路

 沪渝高速

 18

 2.1 村庄特色

 水系:水网纵横,水青岸绿

 项目区现有河道20 条,其中区属河道1 条、镇管河道1 条, 村级河道18 条。大部分河道已整治。

 南千河

 徐泾江

 19

 2.1 村庄特色

 空间布局:枕水而居的美丽乡村

 空间布局:农宅沿河分布,枕水而居的布局特色,农宅以一 字型2-3层坡屋顶现代建筑为主,一丼一丽举,丿乀乁乂乃乄久乆 乇么义乊之,乌乁一乍的乎乏水乐乑乒乃 庭院环境:乓乔乕丽举乖乗乘乙,乚乁现代乛乜型农九丽举 乞也,屋顶习色以乡乢色为主,乣乤以乥色书乧乨色为主乃 U型举乀 乩乪型举乀 L型举乀 一字型举乀 乫乬布局乭乜 举乀乭乮 20

 2.1 村庄特色

 生态:生态转型发展,田林环境优美

 生态:通过部分工矿仓储减量化,逐步形成了丰富的田林水 资源,空间景观优美。

 精品菜园:通过市区级美丽乡村整治后,已形成“霜园花 影,红柚香远……”等和睦十景。

 其中“蔬圃叠翠”是和睦村乡村治理的一大特色,通过统一 设置规划、建设、管理等。将宅前屋后自留地打造成集休闲、观

 光型种植一于体的精品菜园。

 赵巷镇郊野单元近期减量 十景 景观内容 和睦清源 和睦村委会及村一站两中心 和苑挹胜 和睦村中心花园,设有健身步道、休息长椅 泾河步远 蔬圃叠翠 古闸听流 和睦村北部徐泾河 农家小菜园 徐泾河西侧古闸 张泾晓园 杏林谷海 和睦村张泾路两侧小公园 和睦9组稻田间的银杏林步道 和塘睦色 霜园花影 和睦3组张金路旁莲花池 工厂减量化后变身为优美的休闲小花园 红柚香远 和睦3组金家浜边红心马家柚果林 21

 2.1 村庄特色

 产业:一、三产联动呈现雏形

 一、三产:已引进以智慧农业,文旅休闲为主丼丽举丿举乀乁乂

 乃,集农业科研培训、农产品生产、食品商贸与会展,文化、体 育、旅游等,未来建成一二三产创新融合的休闲旅游示范区;目 前打造崧泽地区第一稻第一米的品牌农业。

 乄产:早期乡镇工业以机械加工、传统仓储物流用为主;丼丽举 丿乀乁乂展,乃乄久乆乇丿化;么三义,乄久乇丿化乊之乌乍乎 乏。

 乐乑乒乊乓乔乕乖乗乘乙乚

 久乆2019乇么义:乊之乌为6.227乍乎乏

 22

 2.1 村庄特色

 文化:已形成 “和睦E+”„村庄文化‟†

 和睦文化起源:相传原河东、河西两姓长者为造桥发生纠纷,争 吵不休,但子女们主张团结友好,故在大石桥建成后取名“和睦 桥”,意为和睦相处,和睦村村名也由此而得,和睦村村民更是 继承和发扬了祖训——“和为贵,睦为美”。

 和睦文化传承:和睦E+”(即“和睦一家”)党建品牌培育、 “四 和 愿”工 作 法、“和风志愿者”党员服务队、和睦三字经 等。

 徐泾河西侧古闸:和睦村较有历史的水闸,曾保护着沿河两岸村 民,现已被新的水闸替代,并在上面建了一座“闸桥”。古闸 边,老树下,纳凉休憩,谈古论今,听流水潺潺,看沧桑变迁 2013年至今,和睦村先后获得上海市青浦区文明村、青浦区 文明单位、青浦区平安示范小区等称号。

 23

 2.2 周边关系

 区域层面:两大国家战略中的田园村落

 • 四村联动,向东服务于进博会,是大虹桥最近的郊野区域

 赵巷和睦村、方夏村,与徐泾金云村、前明村协同发展,为周 边居民服务、为虹桥商务区人群服务、为奥特莱斯等周末休闲客流 服务,进一步带动赵巷的文化休闲产业发展。

 虹桥商务区

 和睦村

 • 向西衔接长三角示范区,探索乡村地区的绿色发展

 国家会展中心

 赵巷镇

 和睦村

 24 青浦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规划.

 2.2 周边关系

 地域层面:产业新需求

 • 乡村新业态需求:充分发挥与奥特莱斯战略合作的优势, 积极探索盘活农村宅基地,满足都市居民对新型乡村奥特

 莱斯的需求。

 徐泾镇

 海克斯康

 普利特

 • 美好乡村生活需求:市西软件园等高新企业的白领人员对 优美乡村居住环境的需求。

 网易项目

 居住——周边以别墅等品质型居住为主丼 商办——丽举市西软件园丿乀乁斯乂丿乃乄特丿久乆等乇型 高新企业,以么义乊之乌丿乍乎奥特莱斯丿合乏新乐地等乑 乇乒业乓乔丼 吉盛伟邦国际家居村

 和睦村

 百联奥特莱斯

 市西软件信息园

 前明村

 金云村

 娱乐——乕乖高乗乘乙乚丼 合生新天地

 豪车汇

 元祖启蒙乐园

 方夏村

 25

 2.3 小结

 和睦村从市级美丽乡村向长三角乡村振兴示范转型的都市近郊村

 优势

 全域网格管理全覆盖 已通过市级美丽乡村验收 社会资本介入村庄发 展 一产:

 “第一稻第一米” 的 已形成“和睦E+” 品牌打造 的文化品牌 形成村规民约—和睦 之“约” 村容干净优美,并形成和睦十 景 “四 和 愿”工 作 法 工矿企业向生态现代 农业转型发展 三产:拥有“乐稻乐道”一二 三结合的文旅项目 已设置巷心·客堂间 蔬圃驿站 和睦驿站、党员服务 点 基础设施配置齐全 产业 宜居 文明 治理 富裕

 一产:产品过于单一,村民参 老人占比较大,提升类设施不 足 村民收入单一 与性弱 网格管理不够高效 二产:工业有基础,但污染 大,面临减量转型压力 缺少旅游配套设施:如游客服 务中心 文化品牌影响力弱 村民参与度不高、积 极性较弱 村内就业路径较少 三产:目前处于建设阶段,项 目无显示度 村庄环境较为...

篇二:村级振兴乡村方案范文

振兴战略规划范本方案乡村振兴战略下某村规划设计完整方案 V3.0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范

 本

 方

 案

 乡村振兴战略下某村规划设计

 完

 整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范本方案乡村振兴战略下某村规划设计完整方案 V3.0

  方

 案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范本方案乡村振兴战略下某村规划设计完整方案 V3.0

 1 目

 录

 第一章

 概

 述 述 ........................................................................................................................................ 1

 第一节

 规划背景 ................................................................................................................................ 1

 一、政策背景 ................................................................................................................................ 11

 二、区位背景 ................................................................................................................................ 11

 三、项目周边环境 ........................................................................................................................ 22

 四、项目建设的意义 .................................................................................................................. 554

 第二节

 村庄自然与经济社会条件 ................................................................................................ 998

 一、地理位置 .............................................................................................................................. 998

 二、自然条件 .............................................................................................................................. 998

 三、历史文化 .......................................................................................................................... 10109

 四、社会经济 .......................................................................................................................... 10109

 第三节

 村庄建设现状 .............................................................................................................. 131311

 一、建设用地 ........................................................................................................................ 131311

 二、村民住宅 ........................................................................................................................ 131312

 三、公共服务设施 ................................................................................................................ 161615

 四、基础设施 ........................................................................................................................ 161615

 第四节

 现状问题 ...................................................................................................................... 181817

 一、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农民脱贫致富任务艰巨 ............................................................ 181817

 二、村庄建设布局分散,设施配置困难 ........................................................................................ 181817

 三、各项设施配套差,影响村民生产生活水平 ............................................................................ 181817

 四、村庄整体环境不佳,严重影响村庄人居环境 ........................................................................ 191918

 五、老龄化严重,文化水平偏低,导致村庄发展动力不足 ......................................................... 191918

 第五节

 上位规划相关要求 ...................................................................................................... 191918

 一、《xxx 县城乡总体规划(XXX-XXX 年)》 ...................................................................... 191918

 二、《xxx 县镇村体系规划(XXX-XXX 年)》 ...................................................................... 202019

 二、《xxx 县 xxx 镇总体规划(XXX-XXX 年)》 .................................................................. 202019

 第二章

 规划总则 ........................................................................................................................ 212120

 带 格式 的: 字体: 非加粗, 非小型大写字母, 非全部大写带 格式 的: 行距: 1.5 倍行距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范本方案乡村振兴战略下某村规划设计完整方案 V3.0

 2 一、规划依据 ........................................................................................................................ 212120

 二、指导思想 ........................................................................................................................ 212120

 三、规划原则 ........................................................................................................................ 222221

 四、规划期限 ........................................................................................................................ 232322

 五、规划范围 ........................................................................................................................ 232322

 六、规划目标 ........................................................................................................................ 232322

 七、规划重点 ........................................................................................................................ 252523

 第三章

 产业发展与增收规划 .................................................................................................... 262625

 第一节

 产业现状与问题 .......................................................................................................... 262625

 一、产业现状 ........................................................................................................................ 262625

 二、主要问题 ........................................................................................................................ 272726

 第二节

 发展目标与策略 .......................................................................................................... 282827

 一、发展目标 ........................................................................................................................ 282827

 二、发展策略 ........................................................................................................................ 292927

 三、经验借鉴 ........................................................................................................................ 303028

 第三节

 产业发展与增收措施 .................................................................................................. 353534

 一、特色种植业 .................................................................................................................... 363634

 二、畜牧养殖业 .................................................................................................................... 404038

 三、文化与乡村休闲旅游业 ................................................................................................ 414139

 四、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 494947

 五、实施措施 ........................................................................................................................ 505047

 第四章

 村庄总体规划 ................................................................................................................ 515148

 第一节

 规划思路 ...................................................................................................................... 515148

 第二节

 村域总体规划 .............................................................................................................. 515149

 一、村域用地布局规划 ........................................................................................................ 515149

 二、基础设施规划 ................................................................................................................ 525250

 三、空间管制规划 ................................................................................................................ 545452

 四、灾害防治规划 ................................................................................................................ 555553

 第三节

 村庄规划 ...................................................................................................................... 585855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范本方案乡村振兴战略下某村规划设计完整方案 V3.0

 3 一、规划思路 ........................................................................................................................ 585855

 二、村庄定位 ........................................................................................................................ 595956

 三、村庄规模 ........................................................................................................................ 606058

 四、村庄用地现状分析 ........................................................................................................ 616158

 五、村庄建设用地评定 ........................................................................................................ 626259

 六、村庄总体规划 ................................................................................................................ 646461

 七、各类建设用地控制要求 ................................................................................................ 676764

 八、村庄景观风貌规划 ........................................................................................................ 676764

 第五章

 村庄环境整治专项规划 ............................................................................................... 686865

 第一节

 村庄公共设施整治与建设 .......................................................................................... 696966

 一、道路交通规划与整治 .................................................................................................... 696966

 二、给水工程 ........................................................................................................................ 777773

 三、排水工程 ........................................................................................................................ 868682

 四、电力工程 ........................................................................................................................ 909086

 五、电讯工程 .............................................................

篇三:村级振兴乡村方案范文

镇(2021-202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年工作方案范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中央一号文件》(xxxx)、《xx 推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文件精神,立足镇情实际,制定 xxx 镇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我镇实际,结合区域特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以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为重点,坚持党建引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 xxx 文化特色,壮大支柱产业,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共同进步、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融、田园家园乐园全民共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二、发展目标

  到 2023 年,xxx 镇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精品渔业、现代旅游业和绿色农业三大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扩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增强,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产业融合效果显著、生活环境优美宜居、乡风民俗文明淳朴、乡村治理民主法治、农民生活富裕幸福的目标基本实现。

 三、重点任务

  (一)全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农民生活富裕

  一是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盘活土地资源要素市场,加快农村资源变资本步伐,拓宽农村融资渠道。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定出台土地流转指导性意见,引导适度规模有序流转土地,探索设立“土地银行”,做活土地文章。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允许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拓宽集体和群众增收渠道。

  二是构建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围绕突出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规模适度经营,围绕“一村一品”定位,精心打造红枫林、映山红、蓝莓园等特色产业基地。实行“企业+互联网+农户+老手艺”运行模式,整合农产品生产、交易市场及农村电商资源,重点发展 xxx 鸡、玉筋鱼等传统特色农产品。大力推广海洋牧场养殖和深水网箱养殖,优化海水养殖布局,加强近岸海域水产养殖监管,建设优质水产品生产供应区;结合 xxx 港一级渔港规划,加强陆海统筹;改造提升西杨家洼、胡家山码头,发展精品休闲渔业;实施远洋捕捞,促进海洋经济走向“蓝、深、高”。借助山、海、岛、湾等优质自然资源,引导发展以 xxx、xx 村为龙头的民宿旅游村,打造村、山、岛一体的滨海旅游带。推进黄道山秀水田园综合体建设,开发好一批地方小吃,培育好一批优质农家乐,打造休闲旅游产业基地。全力服务

 保障好中稷海洋科创小镇、xx 海投集团渔岛风情民宿旅游开发等文旅项目建设,构建 xxx 全域旅游大框架,全面开启旅游产业发展新篇章。

  三是决胜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放在首位,切实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有机衔接。继续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政策,对已脱贫享受政策的贫困户一定时期内“原有扶贫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确保稳定脱贫。严格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持续开展“入户大走访”活动,实施动态管理机制,将新产生的返贫户及时纳入扶贫体系,落实精准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大产业和就业扶持力度,着力做好劳务对接,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坚持扶贫先扶志,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消除精神贫困,促进形成自强自立、争先脱贫致富的精神风貌。

  四是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从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村制宜,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实行一村一策,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围绕乡村旅游、特色种养、民宿开发、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等业态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研究出台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利用集中培训、相互观摩、外出考察等方式,提高村干部适应市场、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推进村集体资产和空闲资源集中登记,盘活资产资源,增强“造血”功能,探索资源开发型、股份合作型、

 服务增收型、项目带动型等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提高村集体资产收益。依托派驻 xxx 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派出单位的力量,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争项目、跑资金,增加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原始积累,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

  (二)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打造农村宜居环境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切实增强承载力、吸引力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逐步开发原则,推进 xxx新城建设。推动医院、银行、学校、广场等公共事业建设,创造便利宜居环境。畅通全镇路网,以轨道交通 13 号线建成通车为契机,实现与 xx 市区“同城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探索建立农村改厕管护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厕具维护、故障维修、粪液收运等服务工作,让群众用的放心、省心、舒心。

  二是推动环境综合治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完善后续植被绿化等修复工作。持续推进河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等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斋堂岛修复二期工程和 xxx 港改扩建工程,启动大皂户等 18 个村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工程,建设黄道山秀水田园综合体,强化周边 12 个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乡村民俗旅游新业态,激发生态活力,实现生态惠民。

  三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标准建设教育场所,持续推进幼儿园、小学改扩建工程,实现农村优质教育全覆盖。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

 医疗共同体合作,深度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医养结合。打造“一站式办理”综合服务平台—“智慧 xxx”网络平台,促进实体和网络“两个便民大厅”深度融合,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落实好优抚安置政策,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三)全面深化乡村文化振兴,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一是挖掘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 xxx 镇深厚文化底蕴,实行“传承+发展+运用”的发展模式,突出海洋文化、祈福文化和渔家文化特色,深入推动 xxx 文化挖掘和传承。利用好 xxx 文化研究院载体,培育吸引高端专业文化人才环境。利用好“道德讲堂”等传统文化传播阵地,搭建 xxx 乡村记忆馆、xxx 遗风艺术馆等一批文化传播平台,不断增强 xxx 文化传播力度。充分发挥镇文化站职能,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

  二是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力度,加强对古居、古树、古井、匾额等历史文化要素的保护利用。坚持“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山、海、岛、港、湾的自然旅游优势,打造高水准、精品化的民宿旅游品牌,培植蓝色旅游新亮点。整合 xxx 文化资源,建设 xxx 文博产业园区,推动文博、文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打造文旅行业精品。

  三是提升乡村文明水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乡风文明和文化建设两个抓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健全完善村规民约,重点治理农村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信谣传谣、非法上访、涉黑涉恶等突出问题,震慑不良风气,着力建设平安乡村。持续开展

 “寻找最美 xxx 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挖掘培养农村“新乡贤”,坚持邀请乡土人才、致富能手、退伍军人、乡村教师等进行常态理论宣讲,将其打造成意识形态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编写好《xxx镇志》,推进“乡村记忆”工程,深度挖掘“乡愁元素”,唤醒乡村沉睡的本土文化资源。深化提升“xxx 祭海”“舞动 xxx”“悦动 xxx”等文化品牌建设,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形成文明新风尚。

  四、保障措施

  (一)创新工作推进机制。落实中央“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负责、各部门单位全面参与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成立由镇党委书记、政府镇长任组长,其他党政成员任副组长,相关站所(办、中心等)及管区主任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实现对全镇乡村振兴工作统一领导。建立乡村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部署乡村振兴重大事项、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编制村庄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书、时间表和路线图,一张蓝图抓到底。建立乡村振兴专门台账,优先保障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资金,协调各方面力量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抓党建促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各级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工作,激发党组织晋位升级活力,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规范型、廉洁型基层党组织。聚焦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

 力度,充实后备人才队伍,鼓励引导农村致富能手、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专业大户、外出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人员、退役人员等在村任职,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积极推进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四审四议三公开”等民主自治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协商格局,调动群众参与乡村自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围绕种植业、养殖业、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培育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本土新型职业农民。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出台扶持政策,解决返乡创业过程中面临的融资、用地、服务、风险应对等难题,鼓励引导有能力、有技术、有资本、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回乡创业,吸引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发展。

  (四)加强宣传引导。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力度,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主流媒体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激发人民群众主体作用,营造全镇上下全面支持,积极投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幸福新 xxx 的良好氛围。认真总结、及时推广 xxx 镇乡村振兴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先进事迹,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

  (五)加强检查督办。加强综合考评,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各村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采取“双随机”督查办法,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办检查,对工作推进不力、成效不明显的村庄、部门、单位

 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负责人进行组织约谈或诫勉谈话

推荐访问:村级振兴乡村方案范文 村级 振兴 乡村

版权所有:千映范文网 2014-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千映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千映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4001258号-1